藏药文化

【藏医药文化与知识】BTV【解码中华地标】之【解码千年藏医药】
【藏医药文化与知识】BTV【解码中华地标】之【解码千年藏医药】藏医与中西医相比有何不同之处?为何一定要将《四部医典》烂熟于心呢?藏医大师强巴赤列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佐太技术究竟如何将有毒物质转化为灵药呢?金针放血疗法到底有多神奇?主持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降边嘉措,《格萨尔》史诗研究学者吴伟,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地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地标品牌公益工程办公室主任李涛三位嘉宾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西藏,感受神秘古老、博大精深的藏医药世界。 西藏甘露藏药神秘的药材库到底藏着多少雪域高原珍贵药材?藏家第一药“七十味珍珠丸”是怎样用70味珍稀药材炼成?珍珠、玛瑙、贝母等稀有金属竟然能入药?国医大师占堆如何切脉救人?松赞干 布文成公主又怎样推动了藏医药发展?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复杂的地理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许许多多耐寒、抗缺氧、 生物活性高的药材,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藏医学发展的摇篮。几千年来, 神奇的藏药和博大精深的藏医学为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民族的繁衍生息以及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走进藏医药的第一步 《四部医典》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      《四部医典》是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学术权威书籍,汇聚了生活在雪域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下藏族人民几千年的生活、生产、劳动积累与智慧。那么,《四部医典》诞生于八世纪有名的藏医宇妥元丹贡布之手是偶然还是必然?这期间经历过哪些艰辛,又是什么支撑着他完成这部藏族医学经典呢? 要想出师不容易 藏医药文化传承人洛桑多吉小心翼翼翻看《四部医典》   要想学习藏医药,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著作——《四部医典》一定要背下三部,这是学医者必备的医学基础。这个过程短则需要四、五年的时间,长则需要九年才可精通藏医药学。奇怪的药材入药  在藏药中除了植物药材还有很多珍珠、玛瑙、绿松石等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奇珍异宝也都是藏药重要的配药原料,在神奇的藏医这里,很多不可食用或危险之物在这里被转化为治病良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神奇的转化——佐太技术 (坐台技术传承人 洛桑多吉 )   煅烧成灰,就是坐台的意思。坐台技术是藏药提炼技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从特有的金属矿物当中提炼出重要的药物成分。藏族的很多医药都要用到坐台技术。坐台的工艺非常复杂,总共有20多种,至今能掌握这一提炼技术的人少之又少,而洛桑多吉便是坐台这一提炼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神奇的珍珠丸在藏药中,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等藏药都有着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预防保健作用。据说很多藏民会用布将药丸包好挂在脖子上,平时闻着药丸的香气,醒神保健,关键时刻还可以及时捏碎吃掉用于急救。 人才辈出的门孜康   藏语里,门孜的门是藏药医学,孜是历算。藏医认为,人的身体和四季的变化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门和孜在一起。而门孜康一直是藏医的最高学府,历史上著名的藏医大师几乎都出自门孜康。这里人才辈出,被称为中国藏医药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我国第二批国医大师——占堆老人占堆老人是我国第二批国医大师,也是藏医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占堆老人行医五十余载,经验丰富。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受益于藏药,占堆老人始终孜孜不倦地为藏医学研究付出着自己的心血。他研究出的多种藏药方剂仍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名扬中外 ( 用于金针疗法的金针)   据说,高尔基的外孙曾向占堆老人讲述,高尔基在晚年病重的时候就了解到藏药的神奇之处,可惜在当时的莫斯科找不到藏药。多年后一件偶发事件使得俄罗斯对藏医敞开了国门。叶利钦在一次国外访问的途中突然晕倒,情况紧急,所有人都一筹莫展,最后被一名藏医以金针刺穴后苏醒,从此,藏医可以在俄罗斯行医,造福当地。藏医药学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止于此,藏药包含着藏族同胞的深情与厚爱,如同甘露一般洒向这片土地,守护着这一方神奇而美丽的雪域高原!    
查看详情
藏医藏医发展之路
藏医是具有悠久历史、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一门科学,是历代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门。今天它与诸多先进的医疗体系相借鉴和结合,已经并将更好地为藏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藏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西藏自治区的强巴赤列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蔵三七强巴赤列教学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自己的藏医实践,根据《四部医典》,为藏医教学编写了《藏医基础学》、《生理学》、《诊断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五官学》、《妇科学》、《儿科学》、《方剂学》等一整套约二十余万字的通俗教材。强巴赤列针对当时藏医学仍处在抢救阶段,学生的文化层次较低的现实,将这套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也是藏医史上首次按照先进的医学分科方法写出的藏医教材。因此,这套书不但在西藏,而且在青、甘、川、滇、内蒙等省区也都成为最通用的藏、蒙医教材。 红景天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内地与西藏的交流日趋频繁。其中西藏发达的旅游业为藏医学的传播创造了外部环境,藏医学神秘而又渊源的历史被更多的人熟知,青藏铁路的修建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这个大背景下,藏医药与内地交流日趋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西藏地区一些知名的藏医、藏药逐渐被内地百姓所了解 西藏手掌参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藏文化、藏医学的传播找到了最便捷的途径。现在内地百姓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共享藏医药的经典。其中西藏藏医藏药网,便是藏医文化传承画卷中浓重的一笔。涌现了如《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二十五味松石丸》、《坐珠达西》等众多疗效非常突出的经典藏药。 藏药之王《七十味珍珠丸》藏医药学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丰富内容的学科,早已跨越本地区的界线,向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传播,并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藏医药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活跃。 自1979年以来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藏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研究藏医药。国外每年都有专家、学者赴西藏、青海、四川等地考察医药。一些国家还设立了藏医研究机构。如1983年,美国成立了西藏医学协会,其宗旨主要是研究在西方发展藏医药。西方一些藏学研究机构也设有藏医药方面的研究部门和专职人员:如前苏联科学院的东方研究所和民族研究所;英国的西藏研究所、伦敦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文学院、法兰西学院、国家研究中心;德国汉堡大学;日本东京佐治大学藏医协会等等。
查看详情
藏医藏医典籍
藏族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个古老民族。藏医药学的文字记载始1300多年前。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的藏医药文献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六种: (一)《敦煌本藏医残卷》(公元8世纪)收载53方133味药;现能考证的127味中动物药66味(占52%),植物药51味(占40%),矿物药12味(占18%)。 (二)《月王药诊》(多认为是公元8世纪中叶),医僧摩诃衍、毗卢遮那翻译。收载药物329种,其中植物药212种,约占65%,大半为高山植物,绝大部分至今仍使用。 (三)《四部医典》(12世纪),宇陀·元丹贡布著。收载药物1002种,其中第2部第20章药物性能390种,收载方剂400个。 (四)《四部医典蓝琉璃》,第司·桑吉嘉措(1653~1707)著。收载药物1400种。 (五)《晶珠本草》,帝玛·丹增彭措(1673~1743?)著。收载药物2294种,其中植物药1006种,动物药448种,矿物药840种。 (六)《正确认药图鉴》,绛久多杰(18世纪后叶)著。图文并芪,收载药物580多种。 五大疗法诠释图《晶珠本草典籍》 现代藏药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据有关单位的调查,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全州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甘孜州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 大黄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常用藏药中,含生物碱的种类约占50%,这些活性较强的成分多见于乌头属、翠雀属、唐松草属、莨菪属、槐属、龙胆属和小檗属等药用植物。例如,大黄是一味重要的藏药,青藏高原分布大黄属植物28种,其中藏药应用的有21种,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君母札)的种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之外,尚有藏边大黄 、喜马拉雅大黄、塔黄,西藏大黄等,青海、甘肃等地还用波叶大黄;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黄、歧穗大黄、长穗大黄、网脉大黄、心叶大黄、红脉大黄、卵叶大黄;下品(曲玛札)有小大黄。 藏贝母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红景天》 藏药《月王药诊》 《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如螃蟹甲 、伞梗虎耳草、耳草、囊距翠雀、船形乌头、喜马拉雅紫茉莉、纤毛婆婆纳、水柏枝、翼首草、毛瓣绿绒蒿、蓝石草、乌奴龙胆、山莨菪、樟牙菜、青稞、熊胆、牦牛酥油和糌粑等。 《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载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藏医专用,据统计,涉及1200个基原动、植物种。
查看详情
藏医藏药起源
藏医藏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就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相传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完整、有影响力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此张图片来自素材公社     藏医学 藏医学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民族医学之一,历史记载藏医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他对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的生存,繁衍生息,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藏医学鼻祖宇妥云丹贡布(708-833年)集古代藏医之大成,吸收四方医学的精华,编著了《四部医典》,该巨著是80幅唐卡的最早来源。公元8世纪初,吐蕃王朝侍医比吉赞巴希拉,编绘《尸体图鉴》26章。《尸体分布图》、《活体及尸体测量》等藏医腹腔图画见于许多藏医历史典籍。公元1730年圆满完成了《四部医典系列挂图》79幅藏医唐卡画图的绘制。藏医解剖图史籍记载,唐卡画图是为了使四部医典通俗易懂,从学识渊博者到初学的童龄均能理解,犹如一颗掌上透明珠宝,一目了然。 藏医80幅唐卡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璀璨明珠,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1998年由强巴赤来教授担任主编,编写了藏、汉、英《四部医典80幅彩色挂图释难蓝琉璃之光》著作,作为注解的小圆圈图表5000多幅,为系列挂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经典概述 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三种疗法,即放血法、火疗法、涂摩疗法来治病。同时,还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疗外伤等等原始简单的办法。 藏红花公元四世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入藏,传播了《脉经》、《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对《本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公元六世纪以来,从内地传来了医学和天文历算;七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带来四百零四种病方,五种诊断法,六种医疗器械以及四种医学论著如《门介钦莫》(即《医学大全》)等。八世纪,金城公主入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如《索玛拉扎》(即《月王药珍》)等等。人生果(蕨麻)赤松德赞时期,藏医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九大著名医学家,即玉妥.云登贡布、碧棋列贡、吾巴曲桑、齐齐谢布、米娘绒吉、昌提杰桑、聂巴曲桑、冬门塔杰和塔西塔布。其中玉妥.云登贡布最为有名。 雪莲花(图片来自网络)玉妥.云登贡布(708~835年)是吐蕃王朝时期最杰出的医学家,曾担任过赞普的御医,是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他走遍西藏各地,广泛搜集和研究民间医方,总结民间医药经验,还多次赴内地五台山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拜中外名医为师,曾邀请著名中医学家东松(即韩文海)、印度医学家新提嘎瓦、尼泊尔医学家达玛锡拉、克什米尔医学家库雅巴等来藏研讨学术。他结合中外医学成果,编著了三十多部医学论著从而形成了藏医的一整套体系。从此,藏医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藏医药经典书籍《晶珠本草》 
查看详情
共4条 当前1/1页首页前一页1后一页尾页